十月底的惠村色彩异常丰富,阳光依旧金黄,山坡上一疙瘩一疙瘩地开着白色的梅花,笔直高大的橄榄树一团团地喷着浓绿,野生的桔子悬在水库边上,渐渐从绿转向黄。对于在城市里住久了的外来人来说,这就是不得了的风光,可是惠村人一听说笑:*!啥风光,村子几百年了,年年如此,有啥稀奇?
金坝堂的海成伯耳朵听不见,眼睛也坏得差不多,可是嗓门足够大,无论骂人还是聊天,都中气十足。山村的夜晚来得真是干脆利落,才七点多,满天繁星就像灯笼一样压在海成伯的旧茅屋顶上,猛眼看去,简直富气逼人。天上很亮,路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金坝堂静得听不见一声狗吠。突然,海成伯的声音撞来,他坐在茅屋前,像一团背光的石头,顶上世上最华美的天空,他的声音,铿锵无比地在整个金坝堂浓墨的黑暗里左冲右突,让人听着,不禁肃然起敬。
清晨的时候,薄雾渐渐散开,山路上挑着粪的男人脚步有力而沉着,牛在山脚下开始吃草,女人升起炊烟,鸡跳到树上大声唱啼,丝瓜架下留着做种的丝瓜湿漉漉地像洗过一个澡。惠村睡得一夜踏实,现在又醒来了,开始了另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白天。
惠村这地方,天生地美,却不自知,天生地苦,却甘心认命,它的身上,便有了原始的无畏与朴实,它以生命的最初的形式坦然存在,它的人与事、物与景,因为真实,所以时刻都能唤起人鲜明的生存感觉。
我想,培江一定在惠村找到了归依的感觉,不然无法解释他对惠村十几年如一日激情。多年以来,惠村总能以最接近生命本质的方式进入他的作品,没有情调主义,没有刻意粉饰,惠村的细节被他一一捕捉,土坡上的牛、雨中从山脚急跑入巷的男人、绿得发黑冲向空中的橄榄树、瓜棚下的晚餐、收割稻田与阳光的女人……这些平常的情景与瞬间一旦进入他的画作,便被赋予了踏实的生命的喜悦,让人看了,既心安,又惊喜。生命在惠村循环往复,惠村在培江的画里循环反复,生命的瞬间不断动人重现,日积月累,培江的画作里的惠村与现实中的惠村竟互相印证,渐渐不可分离。在画界,杨培江与惠村已经不是两个概念,他们被合而为一成为一个符号:培江•惠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