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培江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不同的角度

2011-07-25 14:47:0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培江
A-A+

  谈论中国水彩画的现状是件难事,关键是你从什么角度审视,不同的角度将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把水彩画放在全国美展这一范围中进行度量,与水彩画自身发展加以比较,目前的水彩画的进展是明显的。水彩画界近年频繁的各类学术展览活动,把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推向了另一高峰,水彩画正在逐步走出边缘画种的行列,已明显克服了以住水彩画表现力弱、题材单一的弱点,开始由功能型、说教型向气质型转化,部份作品已超越了一般性机械对现实的描绘,在水性材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形式美进行更理性探索,作品呈现出更纯粹的绘画感和时代新意,同时,人们也发现近期美展中也选入了部份抽象、综合材质应用的作品,并且有某些实验性作品获奖。尽管这在其它画种中已是普通的现象,但在水彩界的出现有着某种开放的象征意义。总之,近几年水彩画的进展是神速的,所呈现的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继续莫视水彩界这几年的努力是不公平的。

  反之,从另一角度审视目前水彩画发展状况,把其置于当前文化背景,或者与油画、国画对比,水彩画的水平和地位,圈内人心里都清楚,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严格意义上讲,各类水彩画展仍然是一次次圈内的盛事,由于缺少具有当代性绘画品格的实验和探索,自然减少了人们对水彩画的观注和热情,其影响力仍是在水彩界内部循环。近期水彩画进展的确赢得不少的赞誉,但这种肯定背后的态度是复杂的,有人调侃说:“因为水彩画的起点低” 。我们应清醒意识到水彩界并未建立一套较成熟、具有本体语言特点的创作观念,水彩画之所以有目前的进展,很大程度得到益于这些年来油画和国画界实验探索所拓开的大片样式空间,水彩画作者从中垂手得之。在历次艺术潮流、各类实验展中人们都未曾见到水彩画身影。水彩画作者并未在变革大潮中受到直接考验和锻炼,他们更多是静观其变,等待水涨船高,客观地说目前水彩画的发展更多是取决于其它画种迈进步伐,跟进仍是水彩画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画种如果完全依赖于其他画种的发展,无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是一种悲哀。当然跟进的安全性确实令水彩界呈现了一派平和景象,少有争辩和矛盾激化,令许多有待解决的本质问题一次次被搁置,至今,水彩界仍然处于一个少有当代艺术争论的沉默环境中。

  在这一环境中所养成的思维惯性,令水彩画的发展重心仍倾向对样式语言的推进。对传统水彩画弱点的反拨,增强水彩画表现力本来是一个新的尝试角度,但令人始料不及在批判水彩画弊病的同时,水彩画作者大范围向油画写实技法臣服,向精致细腻风格发展,逐步走向技术化。“出精品、出力作”的倡议被诸多画家功能化理解和利用。在画展中,人们见到了更多的巨型画幅和精工制作的水彩画,在一幅画中竭尽所能堆积的各种写实精细的技能。这种坚硬刻板的制作手法在磨损水彩画所特有的轻盈、透亮、鲜活的同时,也令观者失去了想象的弹性。照片般写实手法似乎等同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确实在许多水彩画展中令人无法体验到激情和个性化视觉张扬。连某些看似表现性的抽象作品,走近一看也是细工慢活磨制而成,甚至连一点鲁莽的激情也没有。这种缺乏激情表达的思维习惯,唯有把水彩画的境界定位于对画种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结果是怂恿出更多平庸制作性的作品。

  说实在的,对于目前一些水彩画展,人们并无指望它能出现多少精神性、有创见、有形式意味的画面。因为它受到太多画外因素的干扰,使艺术的严肃性未能得到更学术的展现。人们住住把责任单一指向艺委会评委们,但画家的趋利的作画动机,同样令画展的学术品格大打折扣。特别是当前火爆的绘画市场,更撩起作者们的急功近利,的确各类展览的的入选和获奖在某些范围是对作者的学术和市场的定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汹涌的商业大潮冲刷着人们的神经,令许多人难以自持,快速成功已成为普遍心理的渴求。自然,揣摩评委的态度就成为作者的普遍心态,在进入创作之前已把自己忘了一大半。人们太在意被接受,他们会自觉把别人不喜欢的东西抹去。缺少了内心真实的表达,自然谈不上个性的发挥。留给画面的更多是水彩画技能的摆弄和日常生计的扯谈。对工人、农民、少数民族人物偶然生活场境的照片式描绘成了关注现实的藉口,这种声称是“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姿态实质上是对现实的应付。它并未能触及生活的本质,也难以引发观者对当下生存状况的深刻思考,甚至连美感的愉悦也无法得到,曾有人苛刻地说这些画作连它所仿效的那幅照片都还不如。

  一个画种在艺术史中长期处于边缘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除了画种材质表达的极限、观念滞后外,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它缺乏着某一族群的精神依托和期待,这是最要命的。很显然,在当今东西文化交流中,水墨画是国人审美趣味的体现,油画则代表着西方的文明。水彩画作为油画的附庸画种传入国内,这种奇特的文化身份,使水彩画在以后的发展中表现出对潮流的疏离,更倾向于清逸闲散的自娱自乐。正因为缺少族群精神依托也减弱了人们对水彩画更深层次文化表达的要求,而且在当今油画与水墨画的较量中,人们似乎也没有对某一种中性画种的期待,对水彩画表现的要求也就不那么苛刻——“水彩就是这个样子啦”。 纵观国外水彩画的现状,也已慢慢退化成装饰的闲暇方式,更多的是谋求在商业层面发展,美国水彩就是一个例子。对于水彩画的发展前景,人们是无法一味的乐观。但它的确存在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只是水彩画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比以住都要复杂得多。“后现代”观念已强制性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态度,新艺术样式(装置、影像、行为艺术……)令人们视觉、听觉、触觉得到全面刺激,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方式,自然也改变人们对当今绘画的要求,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已有人喊出“绘画死亡”的言论,边缘化已不只是水彩画要面对的,当然某一画种的去留,并不是简单由某人定下在某时某刻结束,但这种极端的批评方式却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深刻的反思。有时更能激发出一画种的新生。正如国画界前些年的偏激言词“中国画穷途末路”“笔墨等于零”所引起的激烈争论并没有断送了中国画,反而催发出“实验水墨”、“新文人画”等具有明确文化针对性的实验群体,促使整个国画界呈现更开放姿态。

  水墨画界的努力值得水彩画借鉴,作为水彩画作者在参与本画种语言建设的同时,也有义务对既定水彩画概念提出反省和质疑,对本画种的反思无疑是水彩画发展最大的动力。而现实中水彩画在这方面是滞后的,除了水彩画艺委会主办的画展外,甚少见到有明确文化针对性的实验性画展,缺少了在朝在野的竞争和互动,令水彩界呈现了一片静肃,少有对潮流的讨论和争辩,这种身在其位式的思维方式限制了画家的视野,短视的心态令水彩画的改革至今仍在原地打转,对当下发生的艺术现象拒绝正视。看不到水彩画生存的问题、时代剧变带来的挑战,把水彩画迫到了发展和衰亡并存的临界点。

  水彩画的前景可谓喜忧参半,走出水彩画的低谷需要时间努力,但观注当前时代变革对人的影响,以水彩方式对当下表态,融入当代文化大潮是水彩画必需面对的,切入当下为水彩画寻找合身样式,语言的拓展及材料的实验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评价“当代性”不能只单纯从观念出发。表现技法的多样化,材料综合实验本身就是当代绘画的明显特征。材料实验本质是为了拓宽水彩画的表现空间,也是对画种原有概念的拓展,赋予水彩画更强的视觉张力,在绘画语言的变更中寻求精神的发现,在对传统水彩画概念的拆解中重近经典。这种转型期的调整不可能一帆风顺,尝试需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超前的胆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敏感的心态感受时代的变更。画家的素质问题是水彩界的软肋,讨论只能点到为止。要不就有“一根竹杆打落一船人”之嫌。的确,我们从许多专业画展常看到业余水平的作品,这都与画家的专业素养有关。在当今物欲回流的商品社会,我们无法苛求每位作者都是学者型的艺术家,或把操持绘画行为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既便是作为一种带功利性的生存手段也该承担起起码的责任,无法做到“千锤百炼”,也应是“百锤十炼”吧。说到底水彩界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画家的投入程度有关,我们所缺少的是对绘画的执着和激情。

  以上说三道四,并不是因为我做得比谁好,在对别人的剖析中,也发现自己思考上遇到的相似的困惑,创作行为上某些趋利的劣迹。面对潮流的压迫,也曾烦恐和无奈,企图通过机巧的手法逃避对艺术本质的探求。正因为水彩画的困境令我们感到水彩画实验的意义。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培江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